中新网北京4月18日电 题:第二炮兵导弹专家谭清泉:导弹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
与导弹朝夕相伴38年,为神秘的“大国长剑”会诊把脉,第二炮兵导弹专家、某导弹旅高级工程师谭清泉,人们说他是“全能王”、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
今年58岁的他,在全旅兵龄最长,平均每年160天坚守导弹阵地,人们说他“年龄慢慢的变长,贡献慢慢的变大”。
从副旅长到旅总工程师,再到普通技术干部,57岁时还被评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人们说他“职位越来越低,标准越来越高”。
扎根基层38载,攻克200多项技术难题,4次放弃进京工作机会,人们说他“名声越来越响,名利越来越淡”。
和谭清泉交谈时,记者留意到他的右手总是下意识地摩挲着肺部。原来,他曾做过肺癌手术,只剩下半个肺。其实,手术后刚刚4个月,他就又上了导弹阵地。对记者的担忧,他淡然一笑:“只有在工作中,我才不会感觉自己是个病人。即使明天倒下,也要倒在阵地上。“
大国长剑引弓待发,操作号手严阵以待。作为技术把关组组长的谭清泉,正在静静等待发射“零秒”的到来。
然而,一场大风席卷而至。顿时,戈壁滩上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任务是否继续?
“打起仗来可由不得你选择天气。“谭清泉走到气象云图前,坚定地表示:“气候虽然临近战标要求,但只要严谨操作,就有绝对把握!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导弹的性能有信心!”
狂风卷起的沙石,雨点般击打着弹体,发出清脆的“啪啪”声。谭清泉调整方案,镇静地走上指挥号位。
一声“点火”,长剑直指苍穹,精确命中目标!此役,不仅创造了导弹恶劣气象条件下发射的纪录,也获得了上百项装备性能方面的重要数据。
前后8年,他带领官兵完成数个阵地、上千台件设备整修任务,确保了“阵地个个能用,设备件件优秀”;他身穿随时能捂出汗的防护服,带领技术骨干组织阵地某设施贮存方式改革,干了部队20年没敢干的事……
长剑飞天,难在发射前的装备测试,如果能把这一段时间缩短,打赢就能增添一份胜算。谭清泉经过论证,大胆提出某型导弹缩时快速发射问题。
这是一个前人从未涉足的领域。他带领官兵,反复修改操作规程、规范程序,探索实施并行作业、交叉作业、内容合并、减员操作等模式,使导弹测试时间大大缩短。
然而,谭清泉并没有就此满足。他又立足导弹发射战术层面,提出在临射状态下为导弹“体检”。
3个多月时间里,经过多方调研、缜密论证,他总结出一套最佳缩时发射方案。这套方案经过检验后,比原设计流程缩短了近一半时间。
和他共事多年、同为湖南人的旅长姜骅说:“老谭精通全旅所有专业,是发射场上的‘定海神针’,是我们旅的‘国宝’。湖南人的霸蛮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源于他深厚的功底。”
谭清泉审阅设计图纸时发现,某系统缺少监测措施。如果出现问题,操作人员不易处置。他向专业的人建议,增设部分器件,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没想到,专家一口回绝:“这个方案上级已经定型,各方代表都已签过字,而且符合技术标准,不能随意更改。”
性格温和的谭清泉拍了桌子:“契合设计标准,不一定达到作战要求。我们的阵地是用来打仗的,一定不可以有漏洞!”
在谭清泉眼里,“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为明天的战争做准备的。为打仗准备,一刻也不能放松,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一次,该旅对某阵地管路进行全方位检查。谭清泉猛地发现,压力表上显示的数据,比前一次数据差了0.01刻度。
有人说,这是温湿度变化引起的正常波动,不必在意。谭清泉却不依不饶,“肯定存在漏点!”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带领官兵,沿着管路进行了两次彻查,却始终没发现问题。
依然不放心的谭清泉,又采取倒序方式,再次进行排查,终于在墙角里一个接头处发现了疑似漏点,并成功将其堵上,消除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谭清泉说:“要想保持导弹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再小的问题也要消灭在萌芽之中。导弹阵地,维系着国家安危,绝不能当儿戏!”
一次装备交接,负责送装的工业部门表示检测合格,计划一天内完成交接,负责接装的谭清泉坚持要逐箱、逐件检查。
谭清泉让官兵找来放大镜、胶布,在一件件设备里“大海捞针”。直到再没发现别的问题,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而时间也已过去了三天。
与导弹朝夕相伴38年,谭清泉早已成了“装备神医”。但是,每一次实弹发射,他都要一个部位一个部位仔细检查,一项参数一项参数认真比对;每一次遇上问题,他总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从来不让问题累积,先后破解200多个技术难题。
“这些年来,我‘质检’的导弹,发发状态最佳;我把关的发射任务,从没发生过失误。“谭清泉憔悴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旅史馆里,巨大的显示屏上,播放着导弹发射的壮观场景。每一次驻足这里,谭清泉的眼前,总会浮现出激情燃烧的创业历程。
这支导弹旅的前身是一支工程部队,曾转战大江南北,在国防施工一线立下赫赫战功。
走马上任,他发现,全旅官兵见过导弹的屈指可数,熟悉专业的更是凤毛麟角。谭清泉心急如焚。
没装备,他带领官兵把草绳当电缆、圆木作导弹;没教材,他借来资料,一点一滴教给大家;缺人才,他组织“百人百天集训班”,自己担任教员……
新装备到来后,上级考核组如期而至,他们惊喜地看到,该旅已形成战斗力。4年后,该旅初次“亮剑”,便首战告捷。
面对鲜花和掌声,谭清泉没有停步。他带领技术骨干先后设计出三代模拟器材,实现了“不用真弹不出营门”就能完成操作训练的目的,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带领骨干封闭3个多月,编写涵盖某型导弹所有专业教材,填补了该型导弹训练教材的空白。
谭清泉清醒地认识到,人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没有严谨细致的操作作风,导弹发射随时面临失败的危险。平时温文尔雅、笑容可掬的他,演兵场上像变了一个人,毫不留情。
一次阵地调试,谭清泉安排助理员黄俊整理有关数据。由于时间较紧,黄俊照抄了其它阵地部分数据。谭清泉发现后,把统计表重重地摔在地上,大声斥责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
一次考核参加发射人员,硕士毕业的助理工程师翟晓雄连考3次都是59分,谭清泉坚决把他从任务名单中划掉。
2011年6月,谭清泉被诊断为肺癌。数小时的开胸手术,他被切除了人体最大的一页肺。然而,仅仅休养了4个月,他就找到旅领导,要求到任务一线。
一场开胸手术,谭清泉的身体已大不如前,爬10多个台阶,要花几分钟,歇好几次。而那天,他却在阵地上跑了个遍,检查了近千个阀门,提出十多个问题。
2012年,上级赋予该旅某项试点任务。谭清泉再次请战,负责一项危险课目的把关。那段时间,他天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和战友们吃住在一起。
一次操作训练,他在指挥间组织指挥。突然,红灯报警,仪表显示电流增大、压力不足。
谭清泉一个箭步冲出指挥间,一口气跑上4层楼梯,赶到控制间,拉下电闸,化解了一场危机。紧急关头,年满58岁又身患癌症的他,跑步的速度,竟连年轻的战士都跟不上呢。
在一线担任技术把关多年,每逢重大任务,谭清泉总是第一个进场,最后一个退场。一年365天,他平均160天呆在阵地,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每个季度,他都要对阵地上数百个管路、阀门和螺丝进行一次“巡检”,一查就是四五天。
“对阵地、对装备,我早已有了特殊的感情。一天不见导弹,我就睡不踏实;一天不进洞库,我就吃饭不香。”谭清泉说。为了这份情感,他坚守深山38年,4次放弃调到北京工作的机会。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谈公祭日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公祭日讲话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