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在朝鲜阅兵中露脸的火星-16B中长途高明声速导弹,并不是它的初次揭露露脸。早在2024年4月,这种弹就现已进行了初次试射。本年1月又进行了第2次试射,都获得了成功。需求阐明的是,火星-16B并不是朝鲜首个高明声速导弹。我国早在2019年就揭露了春风-17高明声速导弹,而朝鲜在2021年10月曾试射过火星-8高明声速导弹。
不过,火星-8在那次试射时选用的推动方法是液体燃料,且试射作用并不抱负,弹道间隔只要大约200多公里,滑翔阶段的最大速度也只要约3马赫,远未到达高明声速的水平。随后,2022年1月朝鲜又试射了一次高明声速飞行器,据称射程到达700公里,弹头横向机动约120公里,全体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但该弹头选用双锥体形状,虽然能滑翔,但滑翔才能和机动性都不强,这也暴露出朝鲜在乘波体(以滑翔方法完成高速度的弹头)规划方面遇到了瓶颈,所以朝鲜在这一点上做了取舍。
到了2022年的朝鲜人民军建军90周年阅兵时,曾经在试射中获得成功的那枚“双锥体”导弹并没有露脸,取而代之的是那枚此前被视为失利的火星-8依然被带到现场展现。到了2023年7月的“兵器装备博览会-2023”上,火星-8也进行了展现。其时俄罗斯防长绍伊古和朝鲜最高领导人都参与观赏,显示出朝鲜在乘波体高明声速导弹范畴的坚持与决计。
进入2024年,火星-16B迎来初次试射,并于同年1月的第2次试射再次获得成功。与火星-8比较,火星-16B在规划上改用了固体燃料助推器,发射车也从本来的8轴降低到7轴。外界因而猜想,朝鲜在固体燃料技能方面获得发展的一起,或许通过与俄罗斯的兵器帮助,获得了固体洲际导弹的技能上的支撑,以及名贵的乘波体高明声速弹头技能。
谈到俄罗斯的高明声速兵器,很多人会想到那两类闻名类型:选用双锥体的“匕首”(Dagger)和运用超燃冲压的“锆石”(Zircon)。其实,俄罗斯的乘波体高明声速导弹并不像前两者那么“知名”。早在2019年,俄罗斯就现已执役了“前锋”高明声速兵器,运用乘波体弹头,且以洲际导弹来供给推动,射程超越一万公里,速度能到达约20马赫。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乐意把中短程的乘波体技能卖给朝鲜,以满意对弹药的需求,又不至于把自己的高端核心技能彻底外泄。
据朝中社报导,火星-16B选用了新式碳纤维增强塑料原料来制作发动机与机身,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朝鲜在复合材料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弹体的制作上现已获得打破。与传统金属弹体比较,复合材料更轻,能明显提高射程和功能。
比照以往的朝鲜中长途导弹,火星-12是主力之一,选用液体燃料、金属弹体,运用8轴发射车;紧接着呈现的火星-8也是液体燃料、金属弹体,但改用了乘波体规划,因而在附近的射程下需求的发射渠道更少,约是6轴。火星-16B则改用比重大幅减轻的固体燃料,因而就需求的助推器体积略长,但由于弹头选用乘波体增程,全体的发射渠道需求依然比火星-12少,只要7轴,不再需求8轴的装备。
归纳来看,通过三代导弹的逐渐迭代,朝鲜在“春风-26D”等级的中长途高明声速才能上现已趋于老练。火星-16B很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完成大规模量产,这对美军在第二岛链一线的基地而言,构成了新的、难以忽视的要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