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正厅里挂着一幅巨幅油画,一位身着华东野战军黄色军服的战士站在南京“”的门楼上,奋力拉动绳子,升起了一面红旗,满地红的旗坠落在他脚下。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不仅是战士和他手中升起的和降下的旗帜,还有挂在这位战士胸前的一支美制M-1928冲锋枪,也称汤姆森冲锋枪。
与马克沁机枪一样,汤姆森冲锋枪也是最杰出的自动武器之一。在其发明近90年之后,美国Kahr火器公司仍然在生产半自动的“复刻版”汤姆森冲锋枪。人们为何对它如此着迷?这要从汤姆森冲锋枪的设计特点说起。
约翰·汤姆森是炮兵出身的技术军官,参加过美西战争等战事,很熟悉加特林机枪等重武器的特点和不足。他于1916年组建了自动武器公司,初衷是为军方研制一种自动步枪来代替当时流行的栓动步枪。
一战爆发后,汤姆森将军的设计小组针对美国远征军勃朗宁自动步枪不适于堑壕和铁丝网间作战的缺点,放弃复杂的导气式原理,看中了自由枪机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很突出: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运动部件少,非常适于轻型自动武器。但自由枪机原理只能发射装药量少、膛压低的手枪弹。若使用步枪弹,击发时会使枪机过早打开,火药的高压会导致弹壳爆裂。
美国自动武器公司创始人托马斯·瑞安(左)和汤姆森冲锋枪的设计者约翰·汤姆森将军(右)
试验表明,使用步枪弹的自由枪机枪械更容易出现故障,必须对子弹涂油进行润滑之后才能可靠地抽壳和抛壳。这种离谱的事情是不会被美国军方接受的。测试中还发现,大型低速枪弹——如11.43毫米的手枪弹——杀伤效应远超于小口径高速弹丸。
汤姆森的设计小组因此开发了直筒弹壳的11.43毫米手枪弹,也就是后来一代名枪勃朗宁M-1911手枪的弹药。这种大威力手枪弹的杀伤力至今仍然在各类手枪弹中拔得头筹,被命中一枪即丧失抵抗力。大威力弹药是汤姆森冲锋枪成功的重要秘诀。
自动武器公司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最终推出了代号为“毁灭者1号”的样枪。设计师佩尼专门给这种特殊的枪研制了100发和50发容量的大型弹鼓,还有过采用弹链式供弹的方案。所有这些都给它打上了浓重的机枪风格。
汤姆森将军在为武器定位时,为了把它与使用步枪弹的传统机枪区别开来,曾经设想过“自动枪”、“机关手枪”等名词,最后创造了一个“submachinegun”的术语。从字面含义来看,中国早期给它的翻译“手提机枪”应该是最为形象的。
汤姆森冲锋枪首次公开时,观摩者都被它的旺盛火力所震惊。原型枪射速高达1500发/分(这也是为何要采用机枪式散热片的原因)。一个100发的大弹鼓只消短短4秒钟就被打空,连续发射时的密集枪声犹如撕棉布一般。与自动武器公司合作转包生产的柯尔特厂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和潜力,要求用100万美元买下汤姆森冲锋枪的设计,但被自动武器公司拒绝了。
然而当汤姆森冲锋枪定型时,一战业已结束,军方的需求不再迫切。自动武器公司只得另想法子推广民用市场。第一款量产的是汤姆森M-1921,采用了优质胡桃木枪托和精加工部件,因此单支售价达200多美元,是一件地地道道的奢侈品。当时一台福特T型轿车也不过400美元,一挺刘易斯机枪不过650美元而已。
虽然汤姆森冲锋枪价格昂贵,但其质量优秀、工艺精良,在国际、国内高端市场很受欢迎。它曾经装备美国邮政系统的保安部门、美国各地警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机构。中国北伐战争时期,孙中山的大总统卫队也进口了一批M-1921冲锋枪。这和当今各国特警小组选购德国HK公司枪械属于同样的考虑。
图示:1924年中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散会后孙中山先生步出会场。请注意走在他前面的卫队士兵手持汤姆森冲锋枪。
二战全方面爆发后,各国军队都发现缺少趁手的武器。1939年法国军方订购了3000支汤姆森冲锋枪,均价225美元。1940年英国总共向自动武器公司下了13个订单的汤姆森冲锋枪,总量超过10万支,法国也追加了3000支订单。这些M-1928A1型汤姆森冲锋枪相当一部分还是自动武器公司将近20年前的库存。
英国远征军最先将汤姆森冲锋枪投入二战。1940年丘吉尔曾叼着雪茄、手持汤姆森冲锋枪拍摄过一张照片。此后,美军订单才源源而来,1941年即订购31.9万支。到1942年2月,自动武器公司已造出50万支汤姆森冲锋枪,1944年停产时累积产量达到175万支。
在汤姆森冲锋枪的各个用户中,中国是最早装备并大批仿制的国家之一,甚至早于美军和英国远征军。阎锡山的兵工厂将其仿制的汤姆森冲锋枪打上“冲锋机关枪”的标记,兵工署的文件里用“四五手提机枪”来指代它,而人民华东野战军的战士则更喜欢称之为“汤姆枪”、“冲锋式”。因此,下文将汤姆森冲锋枪简称为“汤姆枪”。
北伐革命期间,汤姆枪作为新锐的自动武器就有过不俗表现。有文献称,1924年广东国民政府北伐时,随行的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就配了18支汤姆枪。孙中山先生的卫士马湘回忆,1923年4月反击地方军阀叛乱的一次战斗中,进攻的军阀集中步枪以排枪火力射击,而孙中山则指挥大元帅卫队在广州城墙上部署了5挺轻重机关枪、20多支汤姆枪,这些汤姆枪的火力优势很明显,一次集火射击就打垮了对方二三百人的步兵。
太原等地的兵工厂也在1930年代开始仿造M-1921式汤姆枪。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还陈列有一支带两脚架的四川造汤姆枪。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国产仿造的11.43毫米汤姆森冲锋枪,该枪的特点是装有两脚架。
图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的国产仿汤姆森冲锋枪:四川造7.62毫米型(上)、山西造11.43毫米型(中)和中国其它厂造7.63毫米型(下)。
大批汤姆枪成为前线的主力则是从滇缅战场开始。1941年,在抗日战争经过了4个苦难的年头之后,中国成为《租借法案》的受援国。美国在此后提供给中国近8.45亿美元的援助中,就包括了数万支汤姆枪。美国援华物资先运抵印度,然后通过驼峰航线运抵国内,因此国内部队能轻松的获得的汤姆枪数量稀少,云南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只有少量配发。而中国驻印军的汤姆枪配发则相当普遍,同时还在美军顾问指导下开展班组战术训练,使部队的战斗力大幅度提高。
美国记者在《风暴遍中国》一书中描写道:“史迪威训练的中国军队是精锐顽强之师。士兵们臂膀粗壮,肌肉结实,他们对于手中的美式武器很熟悉并运用自如……他们只要有一个人拿着一支汤姆枪占领一个据点,就能阻止一群敌人的进攻。”
我们可以形象地从1945年芒友会师的照片中看到这种变化:驻印军士兵身着英国式卡其布军服,戴M-1钢盔,手持M-1928A1汤姆枪,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滇缅公路打通之后,大批美援汤姆枪进入中国各个战场,成为军队的新锐装备。到1945年4月美援运抵的汤姆枪已达44145支。
1945年中国驻印远征军与友军芒友会师的照片,有两名驻印军士兵(戴M-1钢盔者)手持M-1928A1汤姆枪。
1938年10月,在铜陵马家园地区作战的新四军一部。请注意红圈处的士兵即手持汤姆森冲锋枪。
抗战胜利之后,军不仅接收了《租借法案》所议定30个师的美式装备,同时还购买搜集了美军遗留在东南亚各岛国的剩余物资,陆续装备给50多个步兵师,连同其原有的国产仿制武器,形成了一批“美械”部队。
的“五大主力”及其他嫡系部队大量装备汤姆枪等美械武器。1946年,第74军每一步兵连可配轻机枪9挺,汤姆枪18支及火焰喷射器4具,平均每个步兵班2支冲锋枪,这是典型的美械步兵班装备情况。1948年整11师员额3.4万人,装备步枪为10460支,汤姆森等冲锋枪就达到2564支,平均每5个步兵就配备1支。
抗战时期,守卫冀中地区安平县城的游击队。请注意红圈处的游击队员即手持汤姆森冲锋枪。
内战爆发初期,即使杂牌部队也换装了一些汤姆枪。如新编38师即使在解放战争中被歼两个团后,补充的部队仍然达到每个班1挺轻机枪与2支汤姆枪的水平。
1946年内战爆发时,这些大量装备汤姆枪等自动武器的部队,虽相对美军轻步兵师仍然有差距,但较八路军、新四军部队则具备明显装备优势,好不耀武扬威。“技术熟练,各种火力配合组织很好”,在军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时,美国《生活》杂志记者记录的东北内战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在奉天(沈阳)城郊雪后的严冬里,一个排的军正以散兵线在雪中演练,能够正常的看到他们身着白色雪地伪装、美式围巾、M-1钢盔也配有白色盔罩,步兵配备M-1928A1汤姆枪、迫击炮,其派头有如阿登战役中的美军。
图示:美国《生活》周刊记者1948年春在中国东北奉天(现沈阳)拍摄军演习照片。图中的军火力配置完整,轻重机枪及迫击炮均有装备,其中多人手持汤姆森冲锋枪。
在奉天前线进行火炮射击训练的军迫击炮班组。负责指挥的班长手持有汤姆森冲锋枪。
当时,人民以缴获的老式国产杂式武器和日式武器为主,装备水平较差,战斗中常处于不利地位,伤亡也较大。例如1946年2月东北地区的沙岭战斗时,民主联军集中7个步兵团,以十倍的兵力优势包围新6军新22师2个营。后者异常凶顽,以汤姆枪和机枪等反击,书记、军需、伙夫都提着枪上阵地。由于自动武器的弹药消耗巨大,新22师该部所携带的弹药在第一夜就消耗了3/4,以至于要将几支枪的弹药并给一支枪用。
敌人的优势火力给民主联军造成不少伤亡,回忆说“不少同志伤亡……致使不少人夸大了敌人武器装备的作用,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东北民主联军“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军”的歌谣也来自这个时期。
美式装备给军带来了强大的火力,但也使其暴露了技术水平和后勤补给上的弱点。1946年2月东北民主联军在秀水河子歼灭第13军89师一个团,该敌火力凶猛,据参战的老人回忆,“枪声如刮大风的声音一样”,战斗结束时看到敌人机枪旁的弹壳如小粪堆一般。由于补给不继、弹药打光,该部军最后终于被歼,缴获汤姆枪150支,成为东北战场上经典的样板。
1947年,军的各类弹药消耗剧增,其中冲锋枪的弹药消耗竟然达到抗战年均水平的7627%!巨大消耗和美援物资的禁运造成了前线弹药短缺,使东北战场的军士气低落,加剧了政权的危机。
随着战略形势的转变,部队开始大量缴获各型汤姆枪、卡宾枪等自动武器,步兵分队的火力和战术素养也逐步的提升。到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前后,汤姆枪慢慢的变成了步兵连队中的骨干。
早在1945年初第三战区的三次反顽自卫战役期间,不少部队就换上了美式卡宾枪和汤姆枪。1946年8月华中野战军的苏州战役中,缴获的很多汤姆枪还涂着厚厚的凡士林,显然从未使用过。在冯庄战斗缴获的武器中,能够正常的看到4具“巴祖卡”火箭筒、20多支美制春田M-1903步枪和一支M-1A1汤姆枪。
图示:在冯庄战斗所缴获的武器中,能够正常的看到4具“巴祖卡”火箭筒、20多支美制春田M-1903步枪和一支M-1A1汤姆枪(红圈处)。
在这一阶段,的火力仍然很弱,新缴获的自动武器优先配发野战军主力部队,敌人往往从枪声中判断对手是不是主力部队。华东地方武装老战士高葛生曾经参加一次阻击战斗,地方部队一个排的几支汤姆枪突然开火,使敌人大部队误以为遭遇到主力而停止前进。此阶段,一些部队将缴获的汤姆森配发给步兵连的排长,因此有了一句顺口溜:“背上十斤半,来把排长干”,所谓“十斤半”,指的就是以分量重而著称的汤姆枪。
石家庄市的解放纪念碑上也有汤姆枪的印记,一位战士右手高举汤姆枪,胸前挂有三联的冲锋枪弹夹包。石家庄档案信息网留存有一张照片,途中一群战士各自背三四支缴获的三八步枪在街头行进,中间有一位班排长肩挎一支M-1A1汤姆枪,反映了1947年的战事实况。
汤姆枪最著名的的一次战事则是孟良崮之役。在这次战斗中,整74师18个步兵营,基本装备为春田M-1903步枪、汤姆枪和勃朗宁M-1917重机枪。经过多次歼敌战斗之后,也已经装备相当数量的汤姆枪,战士们对它的性能特点相当熟悉,双方堪称势均力敌。
老战士吴强在反映孟良崮之战的小说《红日》中就多次提到汤姆枪的情节:“三支填饱子弹的汤姆枪,并排地架在屋脊上,朝着对面屋顶上的敌人机枪阵地,‘哗啦哗啦’地倾泻出辣的子弹。敌人的机枪和机枪射手给打得摔滚到地上去了……两个排一律汤姆枪配备的短促火力的突击队,攀上了山洞口边的阵地,投入到粉碎敌人反击的战斗里。”在战斗中缴获冲锋枪2484支,其中就有汤姆枪1210支。
汤姆枪的11.43毫米弹威力很大,一般人只要被它命中一弹就立刻倒地。《红日》中对其的杀伤力描写也很准确。团长刘胜遭遇敌人,他用手里的“快慢机”开火,“一口气打光了一夹子弹,几个敌人在他和邓海的凶猛射击之下,倒掼在他的眼前。”但在他安装第二夹子弹的时候,一颗汤姆枪的子弹击中刘胜的腹部,刘胜当即倒地,最后因失血过多牺牲在救护所里。
在鲁南战役中,战斗模范叶照田进攻敌战车营时,和一个连的敌军近距离交火,敌连长以“20响快慢机”向他开枪,他用刚缴获的汤姆枪一个三发点射将敌连长击毙,还未及换弹夹又打倒一个用汤姆枪的敌副排长,不但连续缴获两支汤姆枪,还俘虏了一个连的敌军。
图示:中国轻武器博物馆收藏的我缴获并改造的汤姆森M1928型冲锋枪。其口径已从11.43毫米改为7.62毫米,可以发射苏制托卡列夫手枪弹和国产51式手枪弹。
1947年国共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这也体现在部队的装备上。战地记者记录华东部队周村战斗的照片中,一个班7名战士在农舍院中和屋顶警戒,能看到5支上有刺刀的三八大盖,战士数人戴日本钢盔,班长手提一支汤姆枪。到了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主攻部队已经能够接近或达到每班都有一挺机枪,班长和副班长各配备一支冲锋枪的水平,使一线年的军主力部队相同。
在记录华野某部战士战斗前擦拭武器的历史照片中,能够正常的看到部队将三八式马枪、布伦式机枪和M-1A1、M-1928A1汤姆枪混编在一个连队的情况。在淮海战役记录俘获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的照片中,三名战士均手持M-1A1汤姆枪。据记载,杜被俘时身上携有一支毛瑟手枪,随行的十来名兵带着4支汤姆枪、1支卡宾枪、3支驳壳枪、4支加拿大手枪,但在的强大攻势下放弃抵抗。军第8军军长周开成也是被一位排长用汤姆枪俘虏的,同时还缴获了其卫士排的多支汤姆枪。
淮海战役时我手持汤姆森冲锋枪看守被俘的军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解放战争馆中,还有一张题为“投诚的士兵掉转枪口准备战斗”的照片,7名士兵都戴有护耳开孔的棉帽(军帽的特点),他们正在整理的枪械全部为30发弹夹的M-1A1汤姆枪。渡江战役中,第35军首先过江的侦察兵小分队18人,每人带着1支汤姆枪、1支手枪和4个手榴弹。
利用木帆船进行渡海训练的官兵。他们大多手持汤姆森冲锋枪,倚着船舷进行对海射击。
1949年4月23日,汤姆枪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一刻——攻入南京。描绘解放南京的油画《攻占》,画面中心位置的战士,被一群持M-3冲锋枪、布伦式轻机枪和三八式步枪的战士簇拥,正在“”门楼上升起一面红旗,他胸前就挂着一挺M-1928汤姆枪,其手枪式的前握把清晰可见。
在攻打上海的老照片中,图片中露宿上海街头的也能看到汤姆枪。解放海南岛的登陆照片中,冲锋的战士也手持汤姆枪和三八式步枪。
这个阶段,一般部队大部分已经广泛列装汤姆枪。进军大西南期间,第10军28师的步兵连每个连有六O炮2门,轻机枪3挺,副排长和班长用冲锋枪(加拿大造冲锋枪和汤姆枪),副班长和战士用七九步枪(国产中正式或捷克式等),个别连队还在用日本造三八式步枪。
第47军参加湘西剿匪时也使用过不少汤姆枪,在电影《湘西剿匪记》中就有不少反映当时真实历史的情节。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二楼的武器展厅里,陈列了满满一墙的汤姆枪。这也可以证明汤姆枪当年的巨大装备量。
汤姆枪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并未立刻退役,它不仅在朝鲜战争的五次战役期间有突出表现,在和平时期也长期装备东南沿海的民兵,一直使用到1970年代末。
图示:1952年11月30日,我志愿军第50军部队攻占大、小和岛。图为战士们正在举枪欢庆胜利。请注意其中一名战士手持有汤姆森冲锋枪(红圈处)
汤姆枪所在的时代,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冲压和钣金工艺尚未大量推广,枪械加工还基本以切削为主。汤姆枪特有的长方形机匣结构是完全以一块钢材铣削而成。早期M-1921射速超过1200发/分,导致了很多问题,例如枪管迅速过热、子弹消耗太快。其沉重的扳机力和斜枪托导致射击时枪口上跳很明显。后来M-1921汤姆枪采用了枪管散热片、大型弹鼓、手枪式前握把,都是针对这些缺点进行的改造。
M-1928是从M-1921直接改进而来,外观上非常类似,同样有散热片结构,一些量产的M-1928上能够正常的看到数字“8”下面覆盖着“1”的痕迹。但M-1928采用了延迟自由枪机原理,将射速降低到700发/分。这种延迟机构是在枪机上设置楔状机构与机匣内的斜槽配合,有些类似当今德国HK公司给MP-5等枪械设计的滚柱延迟结构。在子弹击发瞬间膛压处于峰值时,弹壳推动枪机,使延迟机构产生摩擦力,将枪机与枪身啮合为一个整体;当膛压下降时,延迟机构摩擦力降低,使枪机开锁,从而大大降低射击的循环速度。
此外,M-1928冲锋枪的瞄具都采用刀片状固定安装的准星,以及李曼型折叠式觇孔瞄准具。后者是一种需要切削加工的精密瞄准具,两侧有方形护翼,外观和当时一些轻机枪的瞄具非常类似。它能调整风偏,竖起时能进行距离装定,最大表尺为450多米,远远超出汤姆枪的实际有效射程。
M-1系列属于简化版的汤姆枪。M-1928A1汤姆枪在二战开始时已经显得过时。与它的德国敌手MP-40相比,它显得过于沉重、复杂和昂贵。它使用50发弹鼓时的重量接近9千克。如果说重量问题还可以忍受,那么近200美元的造价在战时经济要求和资源限制下则万万不可接受。承制汤姆包商萨维奇公司首先去掉了枪机内的延迟机构,使汤姆枪由半自由枪机变成完全的自由枪机结构,拉机柄可以直接安装在枪机上,其位置也从机匣上方移到了侧面,这就是M-1汤姆枪。
它取消了枪口的卡茨补偿器、枪管散热槽等工艺环节,新设计了30发的直弹匣(M-1928A1只有20发弹匣和弹鼓),取消了击锤和活动击针,固定击针安装在枪机面上。此外,造价不菲的李曼瞄准具也被L型钢条加工的不可调节照门所取代,使单支成本下降了近10美元。由于突出的L型照门容易钩挂士兵的衣物装具,后来又在其两侧增加了三角形护翼,这就是经典的M-1A1汤姆枪。
美制M1A1汤姆森冲锋枪的拉机柄已从机匣上方移到了侧面,枪管也取消散热槽设计,并配备30发直弹夹。
汤姆枪的重量一直深受诟病。萨维奇公司为了减轻重量,甚至设计过铝机匣的汤姆枪,但没有量产。经过多次改进,1944年生产的M-1A1汤姆枪只有45美元,生产的工时也只有M-1928A1的一半。在各个型号中,M-1928A1的产量56万支左右,是二战期间美国根据租借法案向中国等盟国提供的主要冲锋枪型号。
与同时代的轻机枪相比,汤姆森的分解过程相当简单快捷,在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远征军美国顾问“曹操”曾经有过一段精彩的表演:卸掉弹夹、翻转枪身、抽出枪托及击发机构组件,抽出复进簧,从机匣抛壳口的缺口抽出拉机柄,最后取出枪机部件。
汤姆枪最大的优点是其威力、射速适于近战。早期汤姆枪的50发弹鼓过于沉重、脆弱,装填费时费力,携行时子弹会在弹鼓中晃动,带来恼人的噪音。后来M-1928A1和M-1普遍改用双排双进弹的20发和30发弹匣,其设计非常可靠,尤其在泥沙和雨雪天气下也能正常使用。汤姆枪虽然口碑很好,但一度也暴露出初速低、无法打穿树枝等弱点。因此,瓜岛之战后一些美军陆战队员在巡逻时也会搭配一部分发射大威力步枪弹的勃朗宁自动步枪来为巡逻队开路。
解放战争中,与当时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布伦式机枪以及勃朗宁自动步枪等发射步枪弹的机枪相比,汤姆枪尺寸短、重量相对轻、弹夹容量大、后坐容易控制,近战时杀伤力不亚于7.9毫米毛瑟步枪弹,实际上经常被当做机枪来使用。部队进攻时常常由突击队集中使用汤姆枪,防御时则用它来封堵突破口。
例如电影《南征北战》中,高营长的部队在摩天岭担任阻击任务,阵地被军撕开一个缺口,我战士即用M1A1汤姆枪的密集点射封堵,演员并没有抵肩瞄准,而是用挟持的抵近据枪姿势开火。这一战术动作和美国电视连续剧《兄弟连》及《太平洋》中的做法几乎完全一样。那个年代的电影对于国共双方的武器描写很到位。摩天岭之战中的汤姆枪、三八枪、马克沁,军方面的布伦机枪、春田式步枪使用细节都很精确,军对山头的猛烈炮火覆盖也很写实。
汤姆枪的弱点是精度低、射程近。部队在战斗中。有经验的战士如果遭遇汤姆枪射击,就知道敌人应该很近了。一些战士对于“汤姆式”的评价毁誉参半,认为它打得近、精度差。更有抗战老兵回忆说汤姆枪打久了“子弹越打越近,打到最后就掉在眼前。”吴强就在《红日》中描述道,汤姆枪只能在50米的近距离以内杀伤敌人,而且又笨又重。在追击敌师长时,两支汤姆枪的猛烈射击都没有击中,最后还是用春田步枪打中他。
的战后总结认为部队“自动火器太多,步枪少(每班三支步枪),因而攻击力很弱”,类似“忠义救国军”等特务部队全部装备汤姆枪、卡宾枪以及U.D.M42冲锋枪,虽然近程火力惊人,不过缺乏远程火力,在与的交火中败多胜少。则扬长避短,在淮海战役中采用堆壕作业的方式,攻击部队以壕沟为掩护攻击前进,在距离军主阵地几十米时,突然以冲锋枪和手榴弹发起攻击,使对方的轻重武器失去作用。
弹药消耗量大也是冲锋枪的特点。解放战争中,自动武器的庞大弹药消耗成了军队的死穴。在沙岭战斗中,军虽然侥幸未被歼灭,但残存部队的汤姆枪平均剩下不到10发子弹。孟良崮之战中,整74师打到最后,汤姆枪弹夹里已没有成夹子弹。也曾遇到类似情况,解放战争时期某连突击九龙台失利,一个重要缘由是突击班的冲锋枪只带了一个弹夹。《红日》中也描写过二排长用汤姆枪与敌近战时被敌伤的情节。
因此,在攻坚战中常常集中汤姆枪编成敢死队,才出发执行任务。陈谢兵团在灵宝外围战斗中曾留下一张照片中,机枪手以布伦轻机枪猛烈射击,周围六七名突击队战士均戴美式M-1钢盔,手持M-1928汤姆枪,说明进攻部队最大限度地集中了自动武器的火力。
在解放战争时期形成的正副班长配备冲锋枪、士兵配备步枪的战斗班格局,一直延续到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副班长配备56式冲锋枪,除机枪手和火箭筒手外的其他战士配备半自动步枪。而由汤姆枪的战术衍生而来的班组战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可能是其发明者汤姆森没办法预测到的。
图示:1957年,驻中国的苏军部队代表参观我军连队枪弹库。观察枪架上能够正常的看到当时我军步兵班的轻武器火力配置:1挺轻机枪、3支冲锋枪和7支步枪。
1938年10月,在铜陵马家园地区作战的新四军一部。请注意红圈处的士兵即手持汤姆森冲锋枪。《兵器》杂志总算是N多年前搞清楚这张抗日战争时期经典照片!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记者阚静文)“住手!”“抗争”“我们不想要这样的美国!”,超1000场,逾50万人参与……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签署最新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加之美国政府此前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引发美国国内及欧洲强烈抗议。连日来,多地民众走上街头,用行动表达不满与愤怒。
美国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苹果等美国科技公司股票跌幅明显。有外国机构指出,加征一定的关税可能会使苹果手机价格持续上涨30%—40%。美国加征一定的关税的代价是什么?通过对一部苹果手机组成的拆解,或许能够获得答案。
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6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政府新关税政策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不仅会使美国经济面临更加大的风险,引发的经济衰退更是对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乔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 方大为:我认为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文旅部教育部发声!文化旅游部提示中国游客谨慎赴美旅游,教育部:预警!近期选择赴美有关州学习时做好安全风险评估,人民日报:坚决反制!我们奉陪到底
34%→84%!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强硬反制,多箭齐发→这就是中国态度!#关税 #中美 #反制
据“平安天津”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8日,公安西青分局查处一起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案件,4名涉案人员被依法行政处罚。4月7日晚10时许,公安西青分局接报警,在西青区中北镇某酒店门前,有人燃放烟花爆竹,严重扰民。民警赶到现场后,在该酒店门前发现燃放烟花爆竹残留物。
美国一意孤行滥施关税引发广泛反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播法里德·扎卡里亚在一段节目中批评美国政府当前的关税政策,他直言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太过离谱”,贸易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最终只会导致其他几个国家放弃与美国开展贸易。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4月10日下午,中超第六轮,山东泰山VS 深圳新鹏城的主队新闻发布会举行,山东泰山主教练崔康熙和队员高准翼出席。崔康熙重点谈了中后场伤病员康复情况,以及怎么样应对9天3赛的密集赛程。
四川成都一位田先生发视频称。第二天早上二人开始上吐下泻。发高烧至39摄氏度,腹痛到晕厥。沙门氏菌的黄金生长温度是温暖的37摄氏度,从冰箱的7摄氏度到热得冒泡的45摄氏度都能悠哉生存,在水里也能悠然自得地待上2~3周,在粪便中可生存1~8个月不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编辑小娄2022年12月29日这天,消失在大众视野许久的央视主持人朱军在社交平台上更新了一则内容。
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0时,北京时间4月9日12时,白宫所谓的“对等关税”砸向全球数十个经济体。钢铝、汽车、芯片、大豆……都成为白宫的扫射目标,无一幸免。这场自诩为“美国优先”的贸易战慢慢的变成了一场“经济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