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网讯 长江路旁平政桥畔,一道超大口径雨水管道从地下及水下曲线顶管“穿越”金山湖底,直达对岸的征润州污水处理厂。再过2个月,我市沿金山湖CSO溢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即将全面竣工投用。这也代表着我市自2015年成为国家级首批16个水弹性城市试点以来,对高密度老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最优解”。
据介绍,历经四年实践,我市于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级海绵城市考核验收,并获“优秀”等级。为完全解决初期雨水带来的城市面源污染问题,我市自加压力,“附加”实施沿金山湖CSO溢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微观上统筹解决沿金山湖8.75平方公里范围内多个片区的排水防涝和水环境问题,市域内使试点区域径流污染削减率达到72.81%。宏观上又是我市推进长江大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的重要一环。
光大水弹性城市发展(镇江)有限公司总经理诸宇刚和记者说,该项目以金山湖水环境容量为目标,采用“深层截流主干管+末端调蓄及生态处理”技术方案,可有效补充城市排水系统,解决老城区地上建筑密集、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以及无法碎片化处理的技术难点。
项目主要由8座竖井、6.4公里主干管、排涝泵站、初雨处理设施、末端湿地组成,具备消除溢流污染、调蓄、排涝等多种功能。项目实施后,排水防涝目标可达到应对30年一遇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率91.3%;年溢流金山湖次数由40多次降低为5次,金山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Ⅱ类水标准。
“按照目前的进度,5月底前沿金山湖CSO溢流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可完成施工。再经过设备调试,6月投用。今年汛期将大显身手。雨水储存量达8万立方米,暴雨量级时还可一键切换成排涝模式,确保城市安全。”诸宇刚说。
在镇江,“水弹性城市”对市民也是可观、可感的生活日常。位于梦溪路与滨水路交界处的海绵主题公园,既是周边汇水区雨洪管理的一个有机模块,也是立体化展示海绵技术的科普公园,同时为居民休憩游玩提供了绿色空间。
海绵主题公园内2段总长达120米的滤池,通过植物缓冲带、经改良后渗透率高的土壤、卵石护坡及下渗排水系统等,“在线”多级净化雨水,让雨水均匀分布下渗后储存在滤池中,并通过管网收集到海绵主题公园内一个容量为500立方米的调蓄池内。这种人工生物处理技术是依据土壤自净原理,有着自然生态的特点。
海绵主题公园内一个约500平方米的海绵概念展示中心,集中展示了镇江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成果。中心内运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模拟自然界的各类雨强,如暴雨、大雨、中雨、小雨等。钢结构、竹木板步道的人行天桥是海绵主题公园内最佳景观观赏平台,天桥出口尽头连通到海绵概念展示中心的二楼。园内水系贯穿公园,串联了小海绵、湿地单体等,既是可供观赏的水景观,又可用物理、化学、生化的协同作用达到净化雨水的效果。
作为镇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中的重点项目,海绵主题公园是江滨新村1.8平方公里汇水区域的水体中转站,主要解决该片区雨污水排放及海绵建设达标问题,将净化后的雨水通过泵站提升至排口,从而向北排放至金山湖。从全市范围来看,海绵主题公园从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削减面源污染,是镇江水环境整治的组成部分。
在试点区29平方公里高密度老城区内,采用适宜的绿色、灰色、蓝色等雨洪管理“工具”,找到了系统最优的解决方案,这是镇江国家级水弹性城市成功试点的有效探索实践。镇江市综合“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措施,试点区实现年径流总量目标控制率达75%以上;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30年一遇降雨;防洪标准达到“长流规”标准(相当于50年一遇);面源污染削减率达到60%,有效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旱季雨水管道无污水外排,地表水水质达标率达75%等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翟进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