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25日介绍称,近年来,住建部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制定和修订了有关标准,加大财政支持。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市共建成各类落实水弹性城市建设的项目约有4万个。
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月21日正式向社会公开。25日,国新办就《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无序开发、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屡遭破坏等问题任旧存在,住建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以上问题,促进区域城市群和城市的绿色发展? 佳美新材料有限公司致力于水弹性城市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注册投资的金额5000万,占地32000平方米,独创区块链智慧排水收集系统是更专业的零坡度有组织虹吸排水系统生产厂商,基本的产品有PED高分子防护排水异型片自粘土工布、虹吸排水槽、粘霸、胶粘剂、土工布、沉淀观察井、透气观察管等系统材料,现有排水系统设备25条,年产10000万平方,相比同行更专业,相比小厂质量更稳定,公司追求高质量稳健发展,为数以万计的种植屋面顶板、商用建筑提供高品质的排水系统解决方案,及时排水+有效防水,强强联合,杜绝渗漏,现在已经成为优质的建材系统生产服务商!
公司致力于“智慧排水系统”的研发与推广,积极地推进知识产权建设,目前已授权商标8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研发更有效的系统材料,合理规划,努力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客户利润率,为客户提供整套一条龙服务,让客户采购不仅省心,更放心!
杨保军指出,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的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是提升城市绿色发展水平,保障城镇化高质量推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住建部做了一些工作:
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城市、社区和县城建设。会同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指导青岛市落实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方案,指导哈尔滨、南京等12个城市做好绿色城市示范工作,与5个部门联合印发了《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与1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
二是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工作,共确定了58个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城市。
三是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制定和修订了有关标准,加大财政支持。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市共建成各类落实水弹性城市建设的项目约有4万个。
四是研究构建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开展历史背景和文化资源普查,加强历史背景和文化名胜、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等遗存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工作。
杨保军指出,中办、国办印发的《意见》,针对区域和城市群发展宜居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举措:
一是对于促进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要求建立完整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的协调机制,充分的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统筹区域、城市群和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住房建设,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二是对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要求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协调管控机制,合理确定开发建设密度和强度。推动多中心、组团式发展。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实施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推动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无废城市”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
三是对于加强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要求建立完善城乡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立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及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保护和培养传统工匠队伍,传承传统建筑的绿色营造方式。
一是编制发布“‘十四五’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提出构建人居环境系统的相关措施,促进自然生态、人工建设和社会人文环境的相互支撑,推动区域和城市群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城市。逐渐增强城市绿化碳汇能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宜居环境。持续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
二是建立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项目维护修缮机制,推动历史建筑绿色化的更新改造、合理规划利用,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
建设“水弹性城市”,尤其是高质量的水弹性城市,不仅是净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对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缓解城市内涝起到巨大的作用,是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里子”工程。通过构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建设体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会呼吸”、更绿色生态的城市,减少排水管网的压力,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建设水弹性城市,主要是指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途径,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除了最直观的缓解排水系统压力,还有减少水体污染,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作用。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构建从“源头-过程-末端”的体系,系统性地解决以上问题。尤其是源头减排方面,通过增加“海绵体”,充分的利用自然下垫面的滞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的产生并净化初雨污染,达到控制地表径流的目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