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模(人口、用地)扩大,人口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城市化的主要标志。
虚假城市化,也称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
所谓过度是指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工业和农业相应发展的基础上,而是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第三产业来推动的城市化,甚至是无工业的城市化。由于大量农村人口涌人少数大中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赶不上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不能为其居民提供必要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条件,也使很多居民在实现地域转换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
滞后的问题大多是政府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化的发展,结果不仅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而且还引发了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问题。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化就是这种城市化的突出代表。
郊区城市化或称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是指城市附近的郊区开始变成城市,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郊区化包括三种外迁:一是人口外迁,主要是因城市中心的巨大人口压力,以及这一压力对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而引发的。二是工业外迁,根本原因在于市中心以外有大面积的价格低的土地,以及能更好地与铁路、港口、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相互配置。三是零售业外迁,这是由于人口和工业外迁后,市中心商业面对来自郊区商业激烈竞争而被迫采取的措施。
郊区化并不代表大城市的衰落,只是城市由高密度集中向低密度扩张的转变,这一转变中,建成区在扩张,城市人口在增长。
逆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逆城市化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阶段,其产生的条件可示意为:
随着城市化达到较高的水平,城市化进入后期阶段,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表现为大城市的人口和工商业前往远离城市的农村和小城镇,大城市中心“空心化”明显。
卫星城是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因这些小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与太空中的卫星围绕某个中心点的分布相类似,故名卫星城。它们多数是借助于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辐射力并由旧有小城镇发展形成的,少数在新规划的郊区和乡村空地上建设而成。其目的主要在于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就业、住房、交通压力。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一般以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的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所谓“城市病”是指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主要体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将会加剧城市负担、制约城市化发展以及引发市民身心疾病等。特别是城市的出行时间比较久,因交通拥堵和管理问题,城市会损失大量的财富,无形中浪费了能源和资源,不利于“城市的畅通发展”。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
造成内涝的原因:一种原因是降雨强度大,范围集中;另一方面是由于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路面的积水。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拥有非常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从而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