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江南体育平台网站!
全国咨询热线:13903378238 中文English

江南体育平台

高效清洁液压胶管 不锈钢管 硬管 软管等各类材质管道

江南游戏网站
江南游戏app

江南体育平台行业动态

江南游戏网站

全国水弹性城市建设 甘肃平凉何以成典范?

来源 :江南游戏网站 时间 :2024-08-09 07:14:54

  央广网兰州6月5日消息(记者李红军)盛夏时节的平凉市泾河生态文化园,泾河之水潺潺流过,河道两岸郁郁葱葱,彩色步道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于观景平台上眺望,葱翠的林木和层叠的山丘相融,蜿蜒的小路点缀其中,一幅诗意盎然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泾河生态文化园不仅是一座集管理、休憩、健身、消费、观赏于一体的综合型公园,更是平凉水弹性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平凉市水弹性城市建设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云波介绍,为了让城市会“呼吸”更宜居,平凉市于2016年就开始谋划水弹性城市建设。2022年,平凉入选全国“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2023年成功入选“中国海绵城市十年成就展”城市典范案例。

  近年来,平凉市按照蓝绿交织、山水共融的发展思路,采用“治水、润城”技术路径,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筑牢黄土高原生态屏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慢慢地加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和宜居生活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平凉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特殊的地理位置,构成了“两塬夹一川”的城市形态。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

  “但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水系统方面的问题,比如城市防洪排涝系统不完善、管网排水能力不够、地下水过度开发、河道生态性不足等问题。”王云波介绍,城市建设导致平凉地表层土过度硬化,造成大雨易涝、雨后即旱。

  为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涵养水资源,2016年平凉市开始谋划水弹性城市建设。2022年6月,平凉市成功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让城市像海绵般呼吸吐纳,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拥有非常良好的弹性与韧性,平凉市走在了甘肃省前列。

  “海绵城市就是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遇到中小降雨时,能够就地就近吸收、蓄存、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地将蓄存的水释放开来,并加以利用,让城市更宜居、更健康。”王云波说。

  2023年7月,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建成开园,为当地市民提供了一个全民健身的好去处。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不单单是一个公园,它还具有强大的“吸水”功能,也是平凉水弹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雨时,雨水可以通过渗透以及植草沟,收集到蓄水池里去,防止内涝;天旱时,蓄水池收集起来的雨水,再用于整个公园里的花草浇水及植物养护。

  除了泾河生态文化园、平凉市体育运动公园之外,平凉市还通过实施活力公园、东湖公园、龙隐公园等海绵型公园绿地,消纳周边雨水,提升公园绿地调蓄和净化功能,让居民就近体验到生态、活力、智慧的海绵型公园魅力。

  在平凉市,会“呼吸”的不止有公园、绿地,还有街道、居住小区、学校医院、机关单位等。在没有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平凉市顺着城市原本的“肌理”与“脉络”,将整个城市变成一块“大海绵”。

  平凉市世纪花园B2区居民袁凯说:“自从海绵城市建设以后,草也绿了,树长得更好了,可以用鸟语花香来形容,我们业主看了都很高兴。”

  多年来,平凉市以城市建设和生态保护为核心,将海绵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新建小区全面落实海绵化措施,老旧小区全方面实施海绵化改造,基础设施全部按照海绵化标准建设,全方面提升城市水生态、水安全、水环境和水资源水平。

  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不但可以解决当前城市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明显问题,还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带来综合生态环境效益。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平凉市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重大战略目标,将水弹性城市建设与“护山、固塬、治水、润城”一体统筹、融合推进。

  王云波介绍,通过先行先试、科研实践、摸索总结,平凉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水弹性城市建设路径:探索黄土高原河谷地区防洪排涝系统治理、西北水资源缺乏地区雨水资源化利用、黄土高原小流域水生态修复3种示范模式,并构建“9+3”特色指标体系。在项目层面形成海绵居住社区与景观融合、大坡度道路径流控制等“微改造”及雨水截污渗滤等本地特色技术。

  在打造优质示范项目方面,平凉市重点建设6个连片水弹性城市示范片区,打造36个典型项目,已建成典型项目17个、示范片区3个。2023年,平凉市成功入选“中国水弹性城市十年成就展”城市典范案例。其中3项工程入选项目典范案例,并代表全国“十四五”第二批示范城市在全国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工作座谈会上作了经验交流。

  在构建防洪排涝体系方面,平凉市围绕“海绵+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提升”,完善“八沟一河”、城市主干道和绿地、调蓄、管网相结合的大排涝系统,累计新建改造雨水管网34公里,消除易涝积水隐患点21处,中心城区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

  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方面,平凉市围绕“海绵+城市更新行动”,完善提升“十大行动”42项重点任务,改造老旧小区、居住社区20个,海绵型道路27条34.24公里,新建改造城市公园、街头游园21处,建成带状海绵型绿地11万平方米。

  “9+3”特色指标体系是平凉市结合本地特色,构建以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径流污染控制率、内涝积水区段消除率、天然水域面积比例、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雨水收集和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污水集中收集率、污水处理厂进水BOD平均浓度、黑臭水体消除比例9项考核指标,以及生态岸线比例、雨水下渗量和合流制溢流频率3项特色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提高河道的生态性,营造更优美的景观环境;增加雨水下渗量,回补地下水;减少合流制溢流频率,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入河污染,改善河道水质,使泾河水更清、景更美。

  自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水弹性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平凉市累计开工建设水弹性城市建设项目185个,开工率82%,已建成114个。

  2023年12月1日,《平凉市水弹性城市建设管理条例》颁布施行,平凉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管控、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及监督保障等方面“平凉经验”上升至法律层面予以固化。

  此外,平凉市还颁布《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中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建设考核管理办法》《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办法》等5项管理办法,制定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督查考核、竣工验收、运行维护、投融资等细则文件60余项,逐步形成“全方位保障、全过程覆盖、全流程监管、全要素支撑、全社会参与”的五大推进机制。

  “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上,平凉市始终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期待的项目优先安排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更符合实际需求、针对片区要求、解决明显问题。”王云波说,通过建设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全面突出“平凉特色”——结合平凉各片区发展侧重、蓝绿空间格局和水源地等生态敏感要素分布,将重点打造平凉西、中、东三个海绵功能分区。

  西部结合三个水源地的保护,建设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区。坚持保护优先、强化管控、限制开发、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主要以雨水下渗、积蓄为重点,推进崆峒古镇、广成大酒店等文旅项目,打造龙隐多功能蓄渗生态公园、博物馆片区雨水调蓄利用、崆峒大道改造等骨干项目,筑牢西部水源涵养安全屏障,实现水资源涵养和水生态保护。

  中部结合城市更新行动和河道流域治理,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及小流域治理区。坚持系统推进、提升品质、严把质量的原则,实施机关、学校、社区和老旧小区等建筑与小区海绵化建设与改造,并对道路、广场、公园绿地排水管网进行排查与修复。实施泾河干流综合治理及鸭儿沟、甘沟、水桥沟等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提高城市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全面修复小流域生态功能;开展南山公园、柳湖公园、活力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园绿地类项目海绵化建设,及泾河大道、崆峒大道海绵化改造项目,形成南北向及东西向生态廊道。

  东部针对原有的合流制溢流污染等问题,建设水环境及水生态保护区,打造甘肃医学院、平凉职业技术学院、陕师大附中等校园海绵化改造项目,结合雨污合流调蓄池智慧化联动运维项目,达到径流污染削减及合流制溢流污染防治目标。

  平凉市住建局统计显示,经过两年的建设,平凉市累计新增透水地面面积73.61万平方米,年雨水资源化利用量达到16万吨,消除易涝积水隐患点21处,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5.31%,中心城区水弹性城市达标面积由26.74%提高到50.21%。

  平凉市住建局副局长赵生宝表示,下一步,平凉市将把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融合到城市建设过程中,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推动海绵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在全国创经验、树典型,努力打造一座会呼吸、有韧性的生态宜居城市。

  盛夏时节的平凉市泾河生态文化园,泾河之水潺潺流过,河道两岸郁郁葱葱,彩色步道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于观景平台上眺望,葱翠的林木和层叠的山丘相融,蜿蜒的小路点缀其中,一幅诗意盎然的生态画卷跃然眼前。

全国咨询热线: 0315-510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