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17.54亿元,同比增长2.13%;归母纯利润是2.03亿元,同比下降19.08%;扣非归母纯利润是7330.66万元,同比下降60.83%;
根据年报,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49亿元,同比增长27.13%,环比增长57.91%;归母净利润9517.32万元,同比增长213.09%,环比增长202.14%。
此前,宣布并购芯源微,两家整合后有望在产品覆盖、研发等多方面协同发展。2024 年大陆晶圆制造设备市场空间为491 亿美元,
主要覆盖刻蚀、薄膜、清洗、热处理和离子注入等领域,覆盖度达49.7%,对应市场空间约244 亿美元,芯源微在涂胶显影、清理洗涤设施与键合设备深度布局,整合后,北方华创合计覆盖国内市场规模达260 亿美元以上。4月25日重要会议召开,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的“科技板”,加快实施“+” 行动。
科创芯片属于制造业,具备周期成长属性,有望迎来“行业周期上行+国产替代加速周期+AI快速发展窗口”等多重因素驱动,科创芯片50ETF(588750)20cm大长腿,抢反弹快人一步,需要我们来关注。基本面向上修复:全球
迈入上行周期,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速达19%。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盈利明显提升,成长性强。需求迅速增加:AI突飞猛进,
国产替代加速: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促使半导体自主可控上升为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略,有关部门持续加码对该领域的政策扶持。当前
,产业链各环节国产化率不断的提高。【会议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自主可控势不可挡】银河
2020年以来我国加强完善自主可控政策体系,“十四五”规划中明白准确地提出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在此期间,我国一些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技术也逐渐成熟,尤其是国产半导体设备在多个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进展。从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来看,我国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清理洗涤设施、 CMP抛光设备的国产化率位于10%-30%之间,热处理设备国产化率位于 30%-40%之间;去胶机国产化率达到了90%。但是,量/检测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涂胶显影设备国产化率仍较低,处于5%以下;光刻设备国产化率仅不到1%,高端半导体材料和CPU、GPU等高端芯片仍亟待突破。此次会议中提出的核心技术攻关,将激发电子产业链的创新活力、提升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形成更加紧密的产业合作生态,也将增强市场对电子产业链的信心,吸引更加多的长期投资,为电子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AI)作为21世纪最具变革性的技术之一,正在重塑全球科学技术发展的格局。在全球科学技术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强调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有助于我国在AI领域抢占制高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掌握主动权。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看,“AI+(来源于中国银河20250425《电子行业点评:“自主可控”和“AI+”仍为科技主线》)看好芯片核心科技,可关注科创芯片50ETF(588750),跟踪复制科创芯片指数,涨跌幅弹性高达20%,覆盖芯片产业链核心环节,高纯度、高锐度、高弹性!低门槛布局科创芯片核心环节,高效把握“新质生产力”大行情,抢反弹快人一步!两融标的,玩法再升级。场外投资者可关注联接基金(A:020628;C:020629),可7*24申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