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关注。国际机构、国际人士和外国媒体等都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改变,中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美国经济学家丹·斯泰恩博克日前撰文表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圆满实现主要预期目标。同样令人振奋的是,今年春节假期,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大幅度增长,这无疑促进了零售、旅游和交通行业的增长。
阿联酋《联邦报》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国是全球发展的引擎,也是世界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约旦“安曼新闻网”发表署名文章认为,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强有力支撑。中国积极通过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逐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商投资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将为全球经济复苏发展提供更多机遇。
东盟秘书长高金洪高度评价中国去年经济稳步的增长数据,认为“中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对于地区和全球发展来说很重要”。2023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继续增长,进出口规模达6.41万亿元人民币,东盟连续4年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国也连续多年是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高金洪认为,中国的发展将造福各方,希望更多中国游客来东盟国家旅游,期待东盟与中国各领域合作持续深化。
埃及智库阿拉伯—欧亚研究中心研究员艾曼·萨米尔认为,中国经济充满了许多活力和韧性。中国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一环,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发展成为各国一起发展的有力支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作为贡献全球增长1/3的重要经济体,去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对中国、亚洲和全球都是好消息。她认为,中国致力于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推动增长模式转型。今后中国在推动生产力提升、应用人工智能新技术等方面拥有广阔发展空间。
英国智库“亚洲之家”在2024年度展望报告中认为,由于深度参与全球和区域价值链,中国对于全球和亚洲经济的重要性在过去几十年里快速提升。报告提到,科学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稳步的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逐渐增强中国经济优势。报告还提到,中国将成为引领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加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绿色金融对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瑞银集团表示,以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起的产业具备较强就业吸纳能力,中国经济的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积聚。
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低碳技术等方面合作前景广阔。阿联酋《阿拉伯商业》周刊发表社论认为,中国有能力通过创新为经济稳步的增长持续注入动力。中国供应了全球80%的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这为推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作出了贡献。
“中国新能源汽车为全球消费的人提供了多样化的消费选择,我看好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途。”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认为,当前绿色转型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新能源汽车将推动出行方式更绿色环保。中国鼓励新能源汽车及其供应链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与国外研究机构、产业集群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极大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世界环境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贸促会今年1月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综合全年调查数据看,八成以上受访外资企业对2023年中国营商环境评价为“满意”以上,九成以上认为中国市场富有吸引力,近七成看好未来5年中国市场前景。
“中国不仅是关键市场,更是人才和创新的重要沃土,对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谭森在该机构近日发布的报告中如是说。该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约半数受访企业将保持在华投资规模不变,近四成计划在华增资,视中国市场为企业战略重点以及看好中国经济迅速增加势头是其增资首要考量。
中国德国商会不久前发布的2023/24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半数的受访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内增加对华投资。报告认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庞大、供应链基础设施先进、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日益强大,持续成为德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日本花王集团专务执行董事西口徹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伴随电商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年轻群体消费力增强以及本土企业成长等因素,中国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极具吸引力的消费市场,是花王集团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西口徹表示,去年中国宣布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展现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市场机遇。
日本松下控股集团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表示,中国市场是松下集团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集团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从始至终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松下集团对中国市场抱有很高期待,正在拓展新业务,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热交换器制造商意大利路伟集团首席通讯官法比奥·利贝拉利表示,与中方不断巩固合作成为集团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支柱。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集团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集团正加大在华投资并扩建工厂,希望推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新技术。
拥有肯德基和必胜客等知名餐饮品牌的百胜中国公司日前公布财报显示,公司去年总收入较上一年增长15%;净新增门店1697家,超过全年净新增门店目标。百胜中国首席执行官屈翠容表示,公司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广阔的增长机遇,未来将继续扩大目标市场,满足这些地区长期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深深扎根中国市场。
(本报北京、华盛顿、迪拜、伦敦、罗马、东京3月4日电 记者俞懿春、李志伟、管克江、邢雪、谢亚宏、朱玥颖、岳林炜)
1980年,山东大学原校长、著名数学家潘承洞与同为数学家的胞弟潘承彪共同出版专著《哥德巴赫猜想》,全面总结了哥德巴赫猜想自1742年提出之后的研究发展,特别是近60多年来的最新成就。
本次博览会深化“机器人+”应用场景展示。27款人形机器人进行了整机展示,数量创历届之最。2024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也会同期举行。来自全球的观众可进入机器人世界,开启沉浸式游览体验。
这里就是武威重离子中心,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就安放于此。
今年以来,在科学技术创新领域,巾帼有为的故事不断上演,激励着广大女科技工作人员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科技强国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作用。
这些超重元素的性质可能会揭示更多关于在大规模天体物理现象中产生的原始元素的信息。研究这类奇特物质可能有助于科学家理解我们周围自然存在的、更为典型的物质。
中部地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是国家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广阔的市场潜力。
8月1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底隧道盾构机“深江1号”完成3590米既定掘进任务,顺利抵达珠江口水域海平面下106米,创下中国大盾构水下掘进最深纪录,也是世界高铁盾构隧道掘进的最深海底纪录。
世界规模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下线兆瓦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压缩机组在辽宁营口下线,这是世界规模最大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压缩机组。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液态空气储能领域发电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最大的示范项目。
记者近日从华中农业大学获悉,该校付新华教授团队与湖北大学李代芹教授、张士昶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某些蜘蛛能够操控并利用萤火虫发光信号,进而诱捕更多萤火虫。
中国一重水压机锻造厂党总支通过党建工作引领,产能、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均得到提升,实现核电产品“零废品”目标,设备完好率97.5%以上。
19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潜航员傅文韬、赵晟娅和来自哥伦比亚的科学家海梅·安德烈斯,在西太平洋海域完成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的第2潜次作业,这是“蛟龙号”首次搭载外国科学家下潜作业。
本期,我们组织老师、学生讲述亲历,并结合记者调查、专家视点,为以科学评价助力科学育人汇聚智慧、提供启发。
盘锦精细化工中试基地负责人张建国说,从项目成果鉴定到产业成果推广,中试基地按照“政府主投+公司主管”建设运营模式,为源头创新顺利走向产业化,解决了堵点卡点问题。
构建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打通堵点卡点问题,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数据表明,高技术产业是拉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动能,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强支撑,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阵地。
近十几年来,强流质子加速器的发展,带动基于加速器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技术进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期。”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放疗科研究员邱杰在致辞中表示,期待医理工协同碰撞出的火花,让更多“中国制造”投入到临床当中。
孙友宏:钻探作为地质研究、资源调查和科学探测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直接获取地下实物信息的手段。在某些特定的研究领域,如南极钻探领域,我国的技术与装备已经与国际领先水平比肩,冰下湖清洁取样探测装备等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这里有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综合生态监测站——中国科学院申扎高寒草原与湿地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