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资委宣传局、人民网联合主办的“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央企答卷”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活动进入集中展示和点赞环节,十一院2件作品入选。
本次活动收到广大中央企业申报的图文及视频作品,一个个故事生动展现了中央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科学技术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的新贡献和取得的新成就,彰显国资央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在航天十一院航天彩虹公司,有一支平均岁数不到30岁的团队,在漫着青春气息的年纪里,他们以奋斗迎接鲜果,以奉献植下森林,在大地之上、苍穹之下,腾起一道道美丽的“彩虹”,他们就是执行彩虹无人机国际项目的青春奋斗者。
航天彩虹无人机国际项目团队负责知名品牌“彩虹”无人机的国际业务,承担着研发、生产、调试、售后等多项工作。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这个青春团队把握着每一个客户的信任,坚守着每一位彩虹人的责任。
2021年某天,是新一批彩虹-4无人机外方验收的日子。凌晨五点,交付团队已经集结完毕,他们心中反复确认着无人机各分系统的情况,生怕在交付时出现任何差错。
几个月前,这支队伍就已经来到了试验现场,即便身经百战,但这次的任务对大家来说也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架次多、时间紧,必须全力以赴。
试验场在大漠之中,本就寒冷的天气还夹杂着刺骨的寒风,队员们刚刚来时时常会因为缺氧而感到头晕,呆过几周才能慢慢适应工作环境。这次任务的100多天里,从飞机的组装,到分系统复杂的调试等各项工作,充实而忙碌。
特别是无人机飞行前至关重要的环节“拷机”,需要24小时连续不断地给飞机进行调试并观测试验数据,对人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每天早晨7点,第一组拷机的同事刚刚坚守完一个通宵,第二组同事已经在飞机旁,认真地盯着屏幕上的数据。这次准备交付的飞机采用了新一代发动机,适配过程中的硬件装配和软件调试都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现场调试团队几乎不眠不休。
但交付任务不能迟一分钟,在整个团队的全力奋战下,终于到了“大考”的日子。验收的国外专家细致地进行外观检查、部件测试等环节,三天后,产品顺利通过用户的验收考核,并签署验收纪要,为集团公司成功收获了一笔重要订单。
“彩虹”无人机被大范围的应用于世界各地反恐作战,起到维护地区和平的重要作用。
在某交付地区,常年高温,透蓝的天空中悬着火球般的太阳,小组成员们必须顶着骄阳,奔波于外场,对各类载荷的性能进行调试与记录。他们常常伴着星星和月亮,为每一次的夜间飞行保驾护航,他们晒掉的皮是奋斗的痕迹,黢黑的脸是拼搏的印证,沙哑的嗓子里发出的是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呐喊。
2022年,他们在国外某地区执行任务时,正值该地区时局动荡、交战频繁,随时可能会有危险来临。一天中午,伴随着警报的嘶鸣,基地上空传来巨响,多枚火箭弹在不远处爆炸,弹片横飞,爆炸声震耳欲聋,周围响起了此起彼伏的救护车警笛声。
危险近在眼前,只有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回宿舍避险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人身安全,但多架处于停飞状态的无人机故障问题亟待排查维修,否则战局将对用户国政府越来越不利。
怎么办?在走,还是留的抉择中,大家都选择了穿上防弹衣,留下!在枪林弹雨的轰鸣声里,继续投入到无人机的维修工作中。
团队成员屏住呼吸,明确分工,互相之间协作有序,仔仔细细地观察故障位置,根据故障现象冷静分析原因,快速进行部件的拆解、检查、更换工作,并精准完成全部零部件的安装复位。
“小谢,电池组工作有点问题,把头盔给我,我去后面的厂房把技术报告拿过来!”
时间在紧张的气氛中飞快地度过,十几斤的防弹衣早已经被汗水浸透。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小组成员争分夺秒完成了一架无人机的维修任务。
“大家各就各位,3,2,1,起飞!”一声令下,小组成员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架载着汗水与希望的无人机上。
飞机逐渐加速,笔直而平稳,沿着跑道向着天空飞去。而此时,在一阵阵刺耳的警报声中,大家的身旁又迎来了多次爆炸声。“14次爆炸,今天怕是创纪录啦!”大家在心里默默记着遇袭次数。
“看!飞机回来了,我们的无人机改变了战场局势!”在所有队员的注视下,飞机以完美的姿态平稳落地,甚至没有激起地上的尘埃。大家看着黑烟弥漫、一片狼藉的战后现场,那一刻,恍如隔世。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在高温和不时受到战火威胁的环境下,小组成员又先后排除多架无人机故障。随着一架又一架无人机赶赴前线,用户国战局逐渐扭转,紧张动荡的时局得到缓解,外方领导亲问了现场团队,对中国航天人的付出和坚守表示了钦佩和感谢。
一支青春队伍,一支奋斗“铁军”,他们让中国的无人机翱翔在全球各地。如今,在从航天大国走向航天强国的路上,这支青春团队继续谱写着彩虹奋斗故事新的篇章!
高贺,1986年生,党员,航天十一院二所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探月三期、火星探测、新一代载人飞船、小天体探测等多个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热防护试验负责人,航天科技集团首批青马工程学员,曾获“首届丰台区青年榜样”“航天十一院杰出青年”“航天十一院优秀员”“航天十一院优秀团员”“航天十一院优秀团干部”等荣誉,带领项目团队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
“求真务实,自主创新”,航天气动传统精神就是高贺在工作中秉承的原则,工作以来,他主持和参与预研/技改课题10多项,是航天科技集团“科学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高贺带领团队成功运用电弧加热器完成火星进入热环境的真实模拟,并对多种防热材料烧蚀性能进行了试验考核,既可模拟火星大气真实组份比例热环境,也可模拟富氧热环境和贫氧热环境,这一技术突破为火星探测项目的防热系统模块设计和验证作出了巨大贡献,团队也因此得到了“天问一号外衣模拟考官”的形象称号。针对高焓地面试验条件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高贺利用多种加热器调试出一系列从高焓到中低焓的气动加热环境,实现了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的返回舱气动加热环境全复现,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多种防热材料烧蚀性能受气流总焓的影响规律,大幅度的降低了返回舱防热系统模块设计的不确定因素。同时,高贺创新提出等热流球面外形、设计出水冷式侧壁防热套筒,为“嫦娥五号”返回舱防热系统的减重任务提供了大量准确的试验数据并推广到其他多项试验中,创造了大量经济价值。
“强军首责”是高贺始终铭记在心中的工作方向,国家重大型号任务的需求对热防护试验行业提出了更多的需求和挑战。多年来,高贺完成试验任务100多项,每次遇到重大任务,总是迎难而上,主动承担,高质量、按进度完成。
在新一代载人飞船返回舱热防护考核系列试验过程中,高贺带领团队先后完成20余个试验项目,考核150余件防热模型,不断克服设备正常运行能力和试验测试水平的限制,攻克了调试出大尺寸驻点试验中的最高热流等多项热防护试验行业技术难题,确保飞船返回舱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某重点型号热防护分系统电弧风洞系列试验项目,其机构的设计以及高温条件下的运行均是空白,总体部门称作是“前所未有、难度最大”的试验。十一院接到任务后,组建了由高贺负责的试验攻关团队,团队成功实现了典型部件的动态烧蚀考核,将行业的热结构动态考核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滴水放进大海才永不干涸,多年来,高贺每月坚持为中国扶贫基金会“月捐计划”捐款,一对一资助学生上学,每年会收到被资助学生的成长报告,但他没有主动和孩子联系过。“扶贫先扶志,扶志靠扶智,我自己今天的收获都是辛苦读书换来的,肯定希望孩子们都能有学上,有书念。每个月的捐款虽然不多,但是只要真正用到孩子身上,就满足了。”
在自己做的同时,他带领同事积极参加“善行者公益徒步活动”,参与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50公里的徒步挑战,还要动员邀请身边的朋友组成队伍完成捐赠,所得的善款用于助力贫穷的地方儿童全面发展。
“最初参与这个活动其实部分是出于自己爱运动的爱好,但深入其中才发现这项活动的真正意义。如果想完成捐款指标其实不难,自己也能凑齐,但那样就和活动的初衷有所偏离。每次参加这个活动时,我就给微信里的朋友同事们发信息介绍这个活动,让身边的人了解公益,参与公益,好多朋友都主动参加了捐款。”
每一步都会带来改变,他的队伍从最初的几个人,到如今的几十人,现在的“善行者”活动已经变成了高贺所在的十一院二所组织的一项集体活动,更多的公益行动者已经加入其中。
新冠疫情最严重期间,高贺主动担任了医院导诊志愿者,在自助挂号区域帮助不会操作的患者处理问题,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医务工作者实在太辛苦了,我平时工作很忙,身为党员,周末有时间的时候就去医院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面对严重的疫情和医院环境的风险,高贺选择“善意的隐瞒”。“没有告诉家里人自己在医院做志愿者,其实自己清楚很安全,医院对志愿者的保护很到位,自己也严格根据相关要求工作,只是怕他们担心。”
高贺曾作为青年代表去慰问了93岁的抗美援朝老战士,两人促膝长谈了很久,聊起老人在艰苦卓绝的生存条件下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聊起人的初心使命。
回家后,高贺的床头边多了一本书——《长征》,他说自己热爱的、选择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学雷锋是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