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的4月29日,天和中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年代的前奏。依照不少于10年的规划惯例运用的寿数,4周岁的天和中心舱合理“壮年”。4年来,天和中心舱进行了什么调整优化?比照4年前,有了哪些新变化?
空间站的制作坚持自主立异,新技能新产品占比90%以上,中心器部件完成100%自主可控。空间站载荷装站分量比、六合数据传输速率、水收回再利用率等目标世界抢先。信息技能、能源技能、出舱支撑等技能独具我国特色。
我国航天科技集团范高尚介绍,天和中心舱作为空间站发射的第一个舱段,它既是一个能自己独立运转的体系,又能够作为一个主控舱,来操控整个空间站组合体。作为空间站的“大脑”和“中枢”,从它发射入轨今后,他们一向在对天和中心舱做功用晋级。连续在轨制作,经过航天员出舱活动,在它的舱外设备一些设备,进步它的运转的功能。
硬件设备设备一向在晋级,软件方面也是一向在优化提高。天和中心舱里的物资办理体系经过晋级迭代,能够在必定程度上完成对整个空间站的物资进行愈加自动化、智能化的办理。此外,一批批航天员乘组经过出舱活动,为空间站继续进行舱外碎片防护设备的设备,以提高空间站组合体应对杂乱空间环境的适应才能。
范高尚介绍,空间站运转期间,不断进行寿数评价,也会经过在轨晋级的方法让它的寿数得以延伸。在地上怎样运营好、支撑好空间站的在轨飞翔,也进行了研讨和晋级。在轨状况监督、状况办理、地上运营方面的作业,这4年以来由人工逐渐走向自动化。
现在,我国空间站在轨飞翔已具有延寿到15年的才能。空间站采纳以设备长寿数规划为根底,结合可靠性规划,弥补在轨修理的战略,以完成长寿数、可靠性的既定目标。